日志

杂杂话鸽 VII

转载自 莹佳一科技  转载于2014-12-26 14:10:06   浏览数:741   转到我空间  分享到随写  分享到鸽友社区
  你的赛鸽能在当地以绝对优势疯狂地飞得冠军,并经常压倒性地胜出;虽然表面上你的赛鸽在当地是绝对的厉害,但事实上你的种赛鸽的鸽质是不是真的就足够厉害?其实多数情况下是:这种经常压倒性的胜利反倒只能体现出你所在地的竞争者的种赛鸽总体素质都相对比较低下;由他们的低下反衬出你的突出和高上.

  相信你不会看到图上有奥迪标志就说它是奥迪车,有别克标志说它是别克车;有摩托车观后镜就说它是摩托车..它只是一部杂配件组合而成的手扶拖拉机,这才是它的本质。鉴鸽不也如此,单看外表某些方面就下定结论是很难说准的,都得看完表面再了解清楚内里;里外综合起来判断;得出的结论才会相对准确些.

  按一般人的划分主副羽占比方法,都是以黑线标示的这样分;是根据主副羽交接处为基准,以这条基准线为中轴;但要是按这样分占比,再加上主羽和副羽的占比是5:5的个体就建议直接淘汰掉的理论,推断出图片里这是一只没希望没前途的次品货,那么这只2014年台海翔.春.多关综合总冠军就得马上杀掉.

  但实际上,应该按红线的这样划分占比才准确些;主副占比就成为6:4;按主副羽占比是6:4的个体就属于持久耐翔型的,才符合这一实际情况.这个分法的关键就在于看翅膀盖上的羽毛来定分占比的基准线,而不是看主副羽的交接处来定划分基准线。只有看翅膀盖上的羽毛来定划分主副羽占比基准线才最准确。

  这只2014年台海翔春多关综合总冠军的瞳孔和眼的位置是在嘴缘延长线之下,但它却高高的生在嘴缘水平线上;单按嘴缘延长线来论它是不聪明的,若按嘴缘水平线来论,它却较聪明。当嘴缘延长线不适用时,就应当参考和起用嘴缘水平线;所以很多时候鉴鸽都是得全面考虑,而不该片面的只抓住某一点来说事。

  “章鱼头”的赛鸽顾名思义,就是头部圆圆,无论从侧面或正面看,脑袋都是偏圆型的,外观看象章鱼头。拥有这一特征的鸽子很多除了能在比赛上拿高位奖外,在育种方面也经常会有建树,多数都是能强势遗传延伸好几代下去。比较典型的要数桑杰士的开山鼻祖“汤姆”号;近年比较火热的福州联捷的“玉麒麟”。

  当你的种鸽作出的幼鸽当中出现有个别从侧面看是嘴和鼻的连接处好象给人用铁锤锤过一样,看上去嘴鼻两端是双头翘起,就中间凹下去的;这些个体就得多加留意。赛鸽能出到这样特征的多是好现象,很多时候它飞能善出成绩,种能善出优胜子代.有些人会以为是幼鸽的时候长过鸽痘造成,其实这跟鸽痘没关系的.

  潮汕地区的赛鸽,如果说鼻根靠嘴角是对应950米/分的速度,鼻根离嘴角距离中等的是对应1250米/分的速度,鼻根离嘴角远的是对应1550米/分的速度;但受风力大细的影响,却照样可发生大的偏差;但全部赛鸽是一起加速或是减速;顺风的可加50-400米/分,逆风却会减50-400米/分。

  很多鸽友经常会问“我的赛鸽鼻根靠嘴角,但怎么就飞出1350米/分的速度?”刚才说过在风力的影响下原本在微风或没风的情况下只能飞出950米/分的赛鸽,在大顺风的作用下是能加速50-400米/分的,飞出1350米/分也属正常现象;别忘记:中高分速的赛鸽已飞到1650~1950米/分。

  也许你会说“既然一秒鉴鸽法那么靠谱,那你要拿高位不是很容易?”;其实这跟其他理论并没什么本质的区别,都是以理想状态下为前提;比如说正常的春赛是鼻根靠嘴角+眼底弱反光或暗眼些的会高位,你也是根据这点出幼并挑适合这点的套环;但你能保证决赛当天没风或微风并且是雨雾或多云阴天?保证不了。

  一秒鉴鸽法是根据潮汕地区不同天气,不同分速下的成绩鸟的嘴-鼻-眼外观特征加以统计,而总结出来的;这一鉴鸽法具有单向性;入翔高位的成绩鸟能符合这一鉴鸽法,但不能反过来说符合这一鉴鸽法的赛鸽个体就肯定能在相应的赛事上高位。象身高1.95米,会打篮球,体格壮,不代表他就是NBA的球员。

  如果说赛鸽定向是靠太阳为罗盘或是地磁为罗盘或是靠记忆力为罗盘;或是综合了这几种的为罗盘。首先记忆力这个,很多都没去过那个地方,它们哪里来的记忆力为罗盘,最多是训放过后,才有了记忆。所以我觉得这点只对训练过的鸽子起作用;太阳为罗盘这个,现在雾霾普遍又严重,比赛经常就没能见到太阳的。

  特别是阴雨天,更加没办法见到太阳了;太阳罗盘一说在这种天气下也说不过去。倒是剩下了这个地磁罗盘看上去有点靠谱,毕竟不理赛鸽之前有没有去过那个地方,也不用理当时有没有太阳,只要是在地球上,它就会有地磁可给你当罗盘。初看是有道理,但问题是为什么北方平原的种鸽到了广东子代却多数飞不动。

  为什么广东的种鸽到了北方平原子代却多数飞不动。如果说,地磁罗盘这一学说是成立的,那就根本不会有分这情况出现,因为不理是在北方平原飞得厉害的,还是广东飞得厉害的,不理是用什么罗盘来指导它归巢,这些赛鸽它们的定向系统-罗盘-肯定是没问题的。你也许会说会不会是这品系太晚熟?身型不适合?

  品系太晚熟这点初看有点道理,确实广东这边的很多前辈以前引进的平方平原种鸟回来多是远程超远程的鸟系;但关键是现在引进的多数都是打百日赛和幼鸽特比赛的,这样的鸟系,不够早熟那里有办法赢比赛;肯定得早熟。反过来也然,北方平原的引进广东这边飞百日或是幼鸽特比高位的鸟回去,也会出同样情况。

  既然又不是早熟晚熟的问题,难道就真是身型的差别?看北方平原那些强豪的种鸽和高位赛绩,确实觉得和广东这边的多数高位成绩鸽在身型上有明显差别。北方平原的多数种赛鸽都是偏大体型粗腰爆胸的,相比来说广东的种赛鸽多数就清秀得多,但耐飞的中低分速的高位鸽,体型上很多也是接近北方平原种赛鸽啊。

  假设真是体型不适飞的问题导致,但也不至于北方平原的种鸽作出的子代在广东比赛或是广东的种鸽作出的子代在北方平原上比赛却都经常连300公里就飞不回来,能到500公里顺利回来的也相对少见,更别提发挥。要真是身型问题,也就最多速度慢点,不至于丢惨。关键是就算身型适合,也是照样出现这现象。

  特别是广东引进北方平原种鸽后杂交广东的种鸽或是北方平原引进广东的种鸽杂交当地的种鸽;这样配至少含半血是适合本地的了吧,但也是多数不成功;你要是说你引进到的种鸽本身垃圾才不发挥,但你把种鸽送回当地它又照样大发挥;这个问题上也引申出另一个问题,很多跨地域引进,子代飞不动就臭骂人卖假。

  虽然是未能真正的揭开给赛鸽提供导航罗盘的是什么,但由这个引申出的问题再倒过来考虑;在引种上,还是尽量在同一地域上引进,甚至是要在同一赛线的,成功的几率会高很多;并不完全否定跨地域引进会有个别能发挥得好,但这个别的几率实在少得可惜;除非你是真的有大把闲钱和大把的闲时间可以慢慢折腾。

  有些鸽友可能又会拿鸽质好坏说事,说以前的随便引进一只种鸽都可发挥好几代;无可否认,在鸽质上以前好的确实会多;但这并不是关键,关键是以前大伙的赛鸽水平和大伙手上的赛鸽素质本身就低下,才衬托出了这些引进的鸟的高上;现在大伙的赛鸽跟以前已不能同日而语;也就没办法随便就能引起轰动的效果。

  就跟一些鸽友在地方赛上开始疯狂包揽很多前位名次,且连续包揽很多年,鸟还是那些鸟,遗传了后代也照样飞了水平差不多的,但慢慢的,要拿高位却越来越难,更别说老包揽很多前位。表面上看我们会说是他的鸟的素质在下降,其实是其他鸽友的养鸽水平和赛鸽素质在不端提升,都站在同一水平线上你就没优势。

  由这个问题又可引申出,当自己在地方赛上成绩开始下滑,但又不是由赛鸽素质下降,而是由其他鸽友的养鸽水平和赛鸽素质在上升造成的;那么你就不能再自满自骄,老是拿自己过去的辉煌和成就来自慰;而应该意识到自己得在主血的基础上再引进更高素质的外血来提升自己的实力。这样才能使自己继续保持高上。

  由这事情又再引申出引种的另一问题,也就是说引种的时候不但要看鸽主以往的成绩,最最重要的还是得看近这1-2年的发挥情况;如果近2年也是照常参赛却再也拿不了那么高位,我们有理由怀疑他以前得来的成绩的原因还是在于其他鸽友养鸽水平和赛鸽素质不高的情况下获得,引进这样的种鸽,素质大打折扣。

  也就是因为赛鸽上存在着鸽友的赛鸽素质跟赛鸽水平的高低的影响,所以我们引进种鸽的时候还是得往赛鸽竞争激烈,赛鸽素质高的地区去引进;也只有这样种鸽回来后发挥的几率才高点;宁愿引进竞争激烈赛鸽水准高的几十名,也不要引进赛鸽素质和赛鸽水平低下的地区的前三名,含金量根本就是两个不同层次的。

  当赛鸽面沙和底沙大幅度有力的缩放及抖动时,把手指放在它的脑袋上或捏着它的脖子时都能感受到眼部运动而产生的强烈震动感,但眼底肌肉不间断的,抽搐般的抖动才是形成那种麻麻的有过电感觉的主要成因。有这种过电感觉的个体,多数在育种和比赛上还是会有比较好的表现,拥有这样的个体时多留意它表现。

  云南双龍信鸽竞赛俱乐部春棚首届鸽王前十名的共性:都是鼻根靠嘴角;都是鼻嘴靠前生,都是眼底翻亮;都是偏马面的;这点跟潮汕地区的秋棚的前名次鸽有些相似;鼻根靠嘴角的相对适合飞千米/分上下的比赛;而鼻嘴靠前生,偏马面的个体又可在千米/分的基础上增加2~300米/分。而眼底翻亮适飞晴天。

  看2011年新疆库尔勒大漠公棚决赛前50位的图片,觉得它们具有的共性是:眼底弱反光到强反光;没暗眼底的个体出现;鼻根靠嘴角的占多数,极少数是鼻根离嘴角中等,但也算近嘴角;多数鼻嘴靠前生,而鼻根靠嘴角的个体中有等腰三角型鼻的也不少。满足这组数据的比赛光线强度应是中高,比赛分速中等。

  赛鸽的眼志上,前荡角的有跟没,在遗传上是属于一对显隐关系的性状;有前荡角的是隐性性状,没前荡角的是显性性状;含有一个前荡角基因和一个没前荡角基因的个体,当没前荡角这个显性性状没能完全体现出来,这情况下就会出现半显性的中和个体,它的眼志前端会有点波动内凹,没破口,不起黑也不会下沉。

  两只赛鸽都是有前荡角的隐性性状的个体配对,子代都是有前荡角的。而纯合型的没前荡角的显性性状个体配有前荡角的隐性性状的个体,如果子代是全显性,就全部没前荡角;如果没能全显性,就会出现半显性的中和个体。两只半显性的中和个体配对,子代可出现三种性状:有前荡角;没前荡角;半显性中和个体。

  如果说赛鸽的眼志有带前荡角这一特征是代表着它比较适合山区多雨雾又较抗天性或是含远程耐翔的血统;但这一性状又属于隐性遗传,一旦和没前荡角的杂交,这一性状就会显示不出来;也就是说有前荡角的这些优势会被隐藏起来;必须回配或是子代互配或是重新配回含有前荡角的个体才能再作出含前荡角的子代。

  其实赛鸽的背部按它跟身型的比例算下来都是差不多长的;最大的差别就在于腰的地方有没有力度和够不够饱满;没有力度不够饱满的就变成外观凹短;饱满又特别有力的就象凸腰,中等有力和中等饱满的就成平背;而中等发达跟饱满特别有力之间的过渡个体就介乎平背和凸背的个体之间:平背但腰部凸起,尾微扣。

  咸阳市“曌翔杯”三关特比大赛前30名:除了3只眼底弱反光,其他27只全部都是眼底翻亮的;没有暗眼底出现;鼻根靠紧嘴角的22只,鼻根离嘴角中距但还是偏近的8只;鼻根靠嘴角的个体中多数却是等腰三角型鼻;且清一色的鼻嘴靠前生;这些外观特征综合起来:较适合晴天又必须是中或中低分速的比赛。

  鸽神邓文敏谈配对:雄鸽黄眼一色沙,取它血统内质纯正。毕竟它主要是遗传外在值的东西为主,象身型骨骼外观;血统内质纯正的雄遗传体现在子代上是外观的划一性和整体的稳定性;而血统纯正的鸽子体现在眼上的:面沙结构好,底沙色素纯正,面沙分布均衡+松透性好;盆型沙+鱼鳞纹沙,眼志宽厚,有高度。

  鸽神邓文敏谈配对:配黄眼一色沙的雌鸽要:沙眼+前荡角+眼角角区带血影+透黑气,取它的机能好和抗天性好;毕竟雌鸽遗传的是内在值多点,特别是机能和肌肉素质及毛质等等;而机能和肌肉及毛质好的个体体现在眼上的就是色素会复杂多样化,黑气重,特别是眼前角区带血影的更是种赛都高级;内质特别好。

  鸽神邓文敏谈配对:决定作出的子代品质的高低,关键就在于配对双方都必须是高品质的种鸽;也只有高品质X高品质才能保持双方的优点的同时,又互补对方的不足。比如说双方都必须拥有:结构好的面沙,盆型沙,松透性好,面沙分布均衡,眼志圈有高度;只有这样特征的种鸽相配才能保证子代的内品质特别高。

  又得重提:很多理论上的东西没搞清楚是不能"死搬硬套"的,"尽信书不如没书".象邓文敏说的配对双方鸽眼的要求上,他的目的是要得到尽量全距离(200-1000公里)全天候(阴-雾-雨-晴/顺逆风/寒热)等比赛条件下都能相对适应的全能型子代.但你只打三五百公里晴天赛,要求也就没那么高.

  鸽会决赛老挑晴天开笼为主的地区,感觉种鸽在眼的要求上,眼底板亮度是首要;特别是象潮汕地区的;暗底板的赛鸽几乎是没什么用武之地,首先不是说暗底板的个体就绝对不好,而恰当点说是适合它飞的天气出现在决赛上的几率实在比中大乐透的几率还低.眼底板翻光度最低要求也是得弱反光,最好就是强反光.

  前头提及北方平原和潮汕地区的赛鸽在身型和肌肉要求上不一样;其实种赛鸽的眼的要求也是有差别.潮汕地区高位成绩鸽,多数都是面沙细如蚕丝的细绒毛沙为主;底沙基本上都是平板型,坚实的;面沙稀少占多数.而抗不抗天性也就只是沙眼眼志有没起灰底,黄眼眼志有没透点黑影.不一定要有深宽黑的前荡角.

  种鸽眼上,跟高位的赛绩鸽没太大的差别;差别的是底板的厚度,种鸽厚实些,还有面沙有些相对厚密点,但面沙沙型却一样是细如蚕丝的细绒毛沙,这点是不变的.眼底板翻亮也是不变的.潮汕地区的这些鸽眼相对于北方平原的鸽眼,就有点象赛鸽型和种鸽型的区别.但象北方平原那样的眼在这边却多数会飞不快.

  全能型的鸽子当然好,不过在竞争剧烈的大环境下;单一距离上特比赛,那些极致型的适应了这一距离的家族;全能型的鸽子在这样的距离上还是没办法匹敌的,除非是遇上大变天,或是飞多关赛的,或是比团体赛的;才有绝对的优势.所以前荡角,盆型阶梯状鱼鳞纹沙,对于晴天中短距离单关特比赛来说并不重要.

  鸽神邓文敏谈配对里头,我觉得潮汕地区能用上的也就是眼底板和眼志色素的搭配这点和雄鸽遗传外在的占主要,雌鸽遗传内在的占主要这点.作出参赛鸽时尽量用色素反差大的,使子代鸽眼色素更丰富,更能适应不同的天气;作出种用鸽,尽量使用色素相似的,尽量使子代的性状基因纯化,有利以后杂交作出赛鸽.

  粤东和岭南一带,农历四月中旬到五月上旬,赛鸽比赛经常考死人不偿命;这段时间经常出现半小时突然就变一次天,晴好时又异常闷热潮湿.以前老说赛鸽本身素质好又有状态一般就会快速归巢;但这段时间就经常会让人大跌眼镜;状态越好的,反倒死得快;倒是半死不活或是没多少状态,但归巢欲望特强的先到.

  几场比赛下来,很多鸽友都在感慨那些自己特别看好又在状态的个体倒慢归或迟归;个别没状态以为会丢的倒先归.记得台湾有一名家以前曾经有提及过这情况,他的解析是:在状态的一出笼就猛冲,但多变又闷热高湿度的天气根本就不适合长时间高速飞翔,猛冲会加剧机体进入疲劳状态而中途累趴了,再也飞不动.

  反倒是不在状态但有强烈归巢欲望的个体,拖得起却快不了的体质;出笼后你想要它猛冲它都没那个机能和活力;它们会飞一段距离后稍做休息,一会再继续赶路;但坚持不懈的飞飞停停,最终还是倒先回到家;你可别说,也许象这种看似极不正常的跳棋式归巢方式,反倒适合了天气象这样极不正常的超低分速比赛.

  象邓文敏说的,配对谈鸽眼,还是必须建立在好的赛鸽家族为大前提,这样谈鸽眼才有意义;由眼论来猜测赛绩,由赛绩来印证眼论;就如我前头说过的,找种鸽宁愿在钻石堆里找,也不要在垃圾堆里找.说到最后,还是赛鸽的头脑和看不见的内品质才是关键.而这些看不见的东西只有参考家族性的遗传发挥更靠谱.

  现实中经常出现原本极度看不好在当保姆鸽使用的一些,却偶尔中无意或有意中给它们生出的蛋孵化出来,后来却飞出冠军或高位入奖的事情;但很多平时当成宝又重点养着的所谓种鸽却老是出些保姆级别的子代,成绩老不尽人意。很多时候出现这情况后,保姆鸽却反倒变成了以后的种鸽,所谓的种鸽以后却变保姆。

  仔细分析保姆鸽:一般都要求年龄较轻或适中的,关键是体格健康强壮;而体格健康强壮这点已蕴涵着肝脏代谢功能好,连带抗病力和机能就好,机能好连带肌肉也会饱满,毛草也会薄柔些;而且骨骼也会粗壮点,这点又反映了肾代谢功能好。但出现这特殊现象多是由于鸽主鉴鸽水平达不到才导致把这些超级当垃圾。

  比如说雌鸽尾肌灵活是好现象;但一些初学者看一些文章后在一知半解的情况只认一字尾才最好,尾散就是垃圾;但关键的一点就是这句话是缺少了前提条件的;应该分抓在手上一段时间鸽子已平稳下来一字尾;还是站着的时候一字尾;还是抓上手马上就一字尾;前提很关键,老把刚抓上手未平稳时的散尾当垃圾看。

  但这些抓上手未平稳时手稍微动一动尾羽就做出反应的,恰恰就是尾肌异常灵活的表现,是不可多得的;在乱流或是气流多变的比赛中反倒会飞得好。倒是那些尾肌呆木不灵活的,才是抓上手摇动了都没反应,一路都是一字尾,这类鸟气流平缓没遇上乱流的比赛就还好;一遇上不是飞偏太厉害丢了,就是迟迟才回来。

  比如鸽子在放松的情况下翅膀下垂,一些初学者看了一些文章后又以为什么状态下都是得收得紧收得起才是好的;但这个也是分前提的;是在放松的情况下垂翅;还是在紧张的情况下垂翅;还是生病的情况下才垂翅膀。生病的垂翅这个相信随便的鸽友都能看出来。而紧张的情况下垂翅的一般都是翅膀收缩肌缺少力度。

  紧张或是一般情况下翅膀收得紧收得起,就是一放松的情况下马上就垂翅的这些个体,主要还是由于飞指发达,翅膀骨骼发达造成;发达的骨骼收着的时候会顶着不舒服,只有放松了垂下去了才舒服些。这样的个体比赛经常会高位,遗传的子代也会相对翅膀骨骼粗大点。但一知半解的鸽友却会把它当病态垃圾鸟处理。

  比如说龙骨尾端上收后和耻骨的连接情况;初学者看了一些文章后会以为一定要在一条弧线上才是好的;其实这个也得看情况;对于种雄来说是对的,但对于中短程特别是高分速的比赛的赛鸽来说就不一定要这样,龙骨可以垂点,和耻骨有点落差;这样的鸽子机能反倒好;中短好飞的天气会高速,但就是耐力会欠缺。

  虽然中短程高速的比赛上龙骨尾端垂不影响发挥,但种用上,雄鸽作为主导骨骼外观这些外在值的,龙骨收不起,这点在当种鸽用时就是致命硬伤,但雌鸽在遗传上主要是内质的东西为主,龙骨尾端垂了机能好,内脏发达,反倒变成了优点。但很多情况下,这样特征的雌鸽基本上都是会被鸽主早早给当垃圾鸽淘汰掉。

  比如说蛋门宽细/松紧的问题,初学者看了一些文章后可能又会觉得一般蛋门得紧细点才是好的;当然很多情况下这是对的,特别是雄鸽;但对于雌鸽来说,个别机能好内脏又过于发达的,也会导致蛋门宽松大,这点在雌鸽身上却成了优点。但很多情况下,这样特征的雌鸽基本上都是会被鸽主早早当垃圾鸽给淘汰掉。

  说了这几个特殊情况而被鸽主错误淘汰的,也只是想说:由于鸽主鉴鸽水平达不到那个水准之下淘汰的,才导致把原本是好东西当垃圾处理,沦落为保姆鸽的,以后偶尔给它们机会出子代,子代却大发挥的,这也是清理之中的。而不是想误导和鼓吹保姆鸽有多厉害,更不是想把所有的保姆鸽都打成好东西;好的极少。

  以鸽抓在手上正侧面的图片看它的龙骨长度和弧度及背的弧度和长度作为判断该鸽较适飞什么距离或什么天气类型的正确拍摄法:镜头离鸽至少得0.8米,这样拍出来才准确些,近镜头会导致身型变。4只手指面对着镜头这边,且最好是鸽的头嘴也是正侧面的;一只手抓鸽就好,另一只手可以不用托住鸽子的腹部.

  英国科学家发现,孩子太干净对身体并不好,他们的研究结论是“脏”孩子更健康。这是因为太干净,人很少接触细菌和病毒,体内无法产生抗体,一旦突然有大量病菌侵入就会被打倒,因此“一尘不染”对孩子成长并不是好事。养赛鸽也是如此,幼鸽在太过干净的环境下长大不太利于它们获得抵抗细菌病菌的抗体.
 
  赛鸽在顺风中飞行,前胸受力面积对前行产生阻力甚微可省略;但体重能抵消掉部分风力这点不变,只是情况跟逆风相反,越重身的借助风力的能力就越差;所以重身的在顺风的情况下不但没能借得风力的助推作用,还得承受自身过重部分的飞行负担。尖削长条+短肱骨有利高速飞行,而轻身是借助顺风推力的关键。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直在强调太过重身的赛鸽不好的原因,这类个体在顺风的情况特别慢,在逆风的情况下也是照样会快不了。而稍微重身的个体,至少在逆风中可有上佳表现,在没风或顺风的情况下也可以有所表现,虽然表现没逆风时那么抢眼。而特别轻身的个体虽然逆风时差点,但在顺风和没风的情况下却发挥好。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赛鸽在逆风中飞行情况也是相似,不进则退;那些前胸越宽越厚的,受风面积就越大,前行阻力大就难飞点;体重能抵消掉部分风力,所以越轻身的抗逆风的能力就越差;但太过重身的抗逆力过度又会增加自身飞行的负担。宽短密条+短平龙骨是持久飞行的保证,而稍微偏重是克服逆风的关键。

  乡里一弟伙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一只很能装死的雌鸽,只要把它抓上手再放在地上,它就装死一动不动,等你没去注意,它就逃跑。没想到它的子代也个别继承了会装死这特质。虽有点意料之外,但细想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赛鸽上的很多独特的行为和特质还是会遗传的;包括获得高位奖的能力及坏天能伯马的能力。

  赛鸽上的很多独特的行为和特质会遗传,但很多时候只是配对一方具有这一特质,所以子代遗传得到位的个体还是占少数。特别是隐性遗传特质的,多数必须在近亲的配对上才容易出现。好的独特行为和特质当然多多益善,关键一些不好的行为和特质却是能尽量减少就减少;比如开家游棚,容易着网或撞断龙骨等等。

  “冠军鸽来自冠军家族,但冠军鸽却不一定能作出冠军子代”也是这样的道理;能恶劣天伯马或是不死必归的个体,肯定也是来自有这样特质的家族,但具有这样特质的个体,它们的子代并不是说全都具有这样的特质,但有这一特质的家族成员再作成有这一特质的个体肯定会比没有这一特质的家族几率高出太多太多。

  基于赛鸽很多独特的行为和特质会遗传为大前提;你想拿高位奖,就得养高位奖的家族;你要想恶劣天气伯马,你就得找恶劣天伯马家族;同样道理:你不想老开家就游棚,你就别用开家经常会游棚的家族;你不想比赛老着网,就得少用或不用着网鸟作种;你不想幼鸽老撞断龙骨,就少用或不用会出这一特征的配对。

  特别是比赛着鸟网这点,相信很多鸽友都深有感触。着网的很多赛鸽不少还是各方面都特别优秀的个体,但它们就是容易着网。这点很致命,毕竟中国的很多地方,鸟网满天挂;但尽管网再多还是会有个别家族着网率低得离谱。着网也许是跟飞行习性有关,也许是跟视力有关;但不理什么原因导致,着网肯定会遗传。

  单单比赛用的,特别是中短距离速度赛的,龙骨可以稍下垂,但耻骨要上收,虽然这样会导致龙骨末端和耻骨有点落差,摸着会抗手。多数中短距离速度鸽耻骨倒是上收,反倒是多数天落鸟,耻骨是下塌的。而龙骨和耻骨在同一条延长线上的,还是多见于远程高位鸽或适合长时间飞行的个体。这两种龙耻骨各具优势。

  赛鸽着网,视力这点上我觉得应该只是导致少数个体真正着网的主要原因;但绝大多数着网的赛鸽个体,造成的关键点我觉得还是跟个体的飞行习性关系大点。一些个体,遇上什么气流什么地形会怎么飞,它会有相应固定的本能反应,刚好这个习性又使它飞在远离或是少鸟网的路线上,就老怎么复放都是比较难着网.

  多次成绩鸽复放,只要复放的次数足够多,也是难免会不幸着网.要是视力问题是造成着网的主要成因,总是觉得不太可能前边它们复放那么多次却都能飞出成绩。因为视力一不好的,看不清楚前边的东西,更别说远处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赛鸽本身根本就不敢飞快,不敢飞快也就肯定没能拿高位更别说多次高位.

  造成赛鸽着网的,内因除了跟它的飞行习性有重大关系,感觉个体性格也是会有些影响,特别是机警胆细的个体,警惕性会高些,飞行的时候多个心眼留意四周;至于外因的影响除了气流和地形,相信最大的外因就是能见度和光线强度跟角度问题.象阴雾天,大逆风天,迎着阳光飞..等等因素都可以造成容易着网.

  潮汕地区的中短距离速度鸟多数都是耻骨往上收起,和龙骨尾端有明显落差。而耻骨下垂的个体比赛不丢也是拖拉机,就算满身好肉也爆不起。若按老邓的全能鸽理论龙耻骨有落差是得淘汰;速度虽好,但持久飞行的能力差些,但你只参加中短距离的比赛,不理什么天气,速度鸟多就是有这特征;远距离了才不适合。

  翅膀的飞指和前臂骨得象斧头型那样,骨骼在硬的基础上,前薄后厚。前薄,翅膀向前划风阻才细,而后厚才能保证翅膀的高频率扇动和持久飞行的连续折腾。根据杠杆原理,肱骨应越短越省力,且频率才会越快。因为它是支撑前臂和飞指的,又加上它是紧靠身体的部分,所以并不要求它前薄后厚,关键在于要粗壮.

  蛋门的短紧相对于阔长是显性性状。假设配对中有一方是阔长蛋门,一方是紧细蛋门,且紧细蛋门这个是含两条显性基因,那么所有子代会是紧细蛋门;如果这个紧细蛋门是含一条显性一条隐性基因,那么子代会有一半宽长蛋门,一半紧细蛋门。但当出现个别中和型性状时,就是比紧细的阔长,比阔长的又稍微紧细.

  赛鸽嘴型考究,大体上可以分成四大型态:1.顶级嘴型:嘴尾翘起,下啄直,嘴和鼻侧面看成小V型,极为少数个体才有的一个特征;2.高级嘴型:上直下直,这个就是大伙俗称的“铁钉嘴”,少数个体有这特征;3.中级嘴型:上弯下直,绝大多数鸟都是这一类型;4.低级嘴型:上弯下弯,少数个体是这样.

  赛鸽嘴脸侧面形状考究,大体上可分成四大形态:1.顶级型:嘴直出,跟头脸几乎成90度角,眼生得很高,极为少数个体才有的特征;2.高级型:嘴朝前,眼生得高,少数个体有这特征;3.中级型:嘴朝前,眼高度中等或稍微偏低,绝大多数鸟都是这一类型;4.低级型:嘴朝下,眼很低,少数个体是这样。

  赛鸽中的职业选手鸽多次参赛有个入奖率的问题;种鸽作育的所有子代也有个入奖率的问题;这两个不同指标的入奖率都是相对稳定的;真正入奖率高的选手鸽只要在状态,参加适飞的比赛,总是能轻易入奖;种鸽也然。所以挑留种鸽和选手鸽都是得十分客观的看它们的入奖率,而不能给它们的血统书和外观所蒙骗。

  既然职业选手鸽的入奖率和种鸽作育的子代入奖率是相对稳定的,那我们要做的也就是尽量选择入奖率高的个体留下。虽然说得容易,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很多都会为这些入奖率低的个体找借口,才导致没办法客观对待这问题。而个别能在这个问题上处理到位的,也足以让他们成为名将甚至强豪。

  理论是死的,人是活的;赛鸽和种鸽的入奖率说它是稳定的,但前提还必须是鸽主了解和善用它们的情况下。比如詹森的019这只典型的逆风高手,要是每次逆风的比赛才参加,且在状态好的情况下参加,那入奖率肯定高得离谱;相信也稳定。但你只是拿它去参加大顺风高分速的比赛,搞不好它的入奖率甚至是零。

  这些问题都是得能举一反三,就如跟詹森019相反特性的赛鸽-适合大顺风高分速的;你要是只拿它去参加大逆风的比赛入奖肯定低;毕竟真正的全能型鸽还是极少数。就算个别全能型的也是每种天气的比赛都不能飞得最极致。种鸽的子代入奖率也是一样道理;适合百日赛的;多关赛的;打单关的,等等。得活用。

  说得简单明了点,就把职业选手鸽的入奖率和种鸽作育的子代入奖率当成是各个金矿的含金百分比;每个金矿的矿砂含金量是不一样的,就算同一金矿再仔细划分,每一段矿床金含量百分比也不一样。我们细分选手鸽适飞的比赛或种鸽子代适飞的比赛就如同在挑含金量高的金矿,而且找出其中含金量最高的那个矿段。

  说到种鸽子代入奖率这点,除了适飞性问题;子代雌雄分开统计入奖率,也许你会发现多数种鸽的子代雌雄表现差别蛮大;一些偏向直女表现好;一些偏向直子表现好;只有少数种鸽的直子女发挥的个体所占比率相当。当出现偏性发挥的情况,你又不想放弃它,那只能是把特比环套在偏向表现好的那一性别的幼身上。

  种鸽遗传中的偏向性发挥问题里;子代偏向雌性发挥的种雌,多数本身可以飞得好,身材也特优,但不论配上什么种雄,子代都是直女才跟它一样,飞得好,而且身材也跟它一样特优;可出到直子,基本上身材就不怎么好,甚至超菜鸟,且多数是近站就丢,要不就一路表现平平。子代偏向雄性发挥的种雄情况却相反。

  子代偏向雄性发挥的种雄,它的直子多数情况下还比它更全面,发挥得也好,但出到直女,虽然看还好,身材也不是差,但奇怪的就是一路训就丢得厉害,甚至所有直女到决赛站就丢完。也正因为偏性遗传的种鸽在育种上会给以后的比赛带来太多不可预料,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那些不偏性遗传的种鸽才是首选。

  比赛时白痴型但育种时种精型的个体,多数是来自典型的隔代遗传家族中的成绩鸽子代;亲代成绩可以很恐怖,但到它这一代却经常很白痴型,比赛的时候不是慢,就是集体丢得离谱干净。但这些白痴型的个体在身体素质上却又是一流,包括眼也一流。一旦它们配对出幼,却又马上大发挥,再现它亲代这一辈的风采。

  赛鸽容易中鸟网的这一特质,来自上代的遗传,它也会继续遗传给下代。毕竟这一特质跟家族的飞行习性有关,也跟家族的性格特质有很大关系;不论是飞行习性或是赛鸽的性格,都绝对是来自上代的遗传又必须会继续往下遗传。这也就是为什么一路不太赞成重用甚至全用中网鸽当重要种鸽的最主要又最内在的理由。

  为什么总说中网是跟性格和飞行习性关系大点,而直接就省略掉视力的问题?仔细想想也许你会认同,真正由视力导致看不到前边鸟网的个体还是特别少;象平时在棚里的赛鸽都能很快发现和看清远处飞过的小鸟,怎么会连那么大一张鸟网都看不见?显然这并非它真的看不见,搞不好它只当蜘蛛网才勇猛的直撞上去。

  幼鸽离巢恐慌度会随着日数增加而降低,影响着幼鸽速度;而象甩食和拉稀这些幼鸽病却相反,随着幼鸽日数增加染病率却下降。发售特比环时间早的幼早出,可减少比赛期间感染这些幼鸽病的几率,但象秋赛,日数过大的特比幼虽然减少染幼鸽病几率却又多换一次羽的问题,要是不好彩决赛时却在大换羽就肯定输。

  学什么东西都好,都得交一定学费!鉴鸽方面也是一样,花了钱,走了弯路,总结经验后,学到了些许门道,当这些门道慢慢积累变多后;你就总会有着试水的想法;毕竟你学了不拿出来用,就还不知这些所谓的经验靠不靠得住,是不是能经得起多次的考验。于是这时的再花钱,多数还是在于技痒,想表现自我能力.

  养鸽前辈总结的“无光不走路”,现在才深刻的体会到它真正的含义;确实对于选手鸽来说底沙可以暗,但面沙绝对暗不得;一般飞得好的--也就是老一辈口中说的走得了路的,确实也就多是火沙的个体为主。面沙可松透,也可密实,可粗浓厚,也可幼细稀,但关键还是在于一个光字,这点上黄眼比沙眼的更明显。

  赛鸽育种的宗旨也就是要做到让作出的幼鸽都能走路,既然“没光不走路”是真家伙;反过来说,育种也就相当于尽量作出火沙的个体;因此一个配对要想容易成功,还是得至少有一只是火沙,才有保证些;要要极致点的就只能配对双方都是火沙。暗底火沙个体配对上得尽量找亮底的配,这样才可使子代亮底又火沙。

  赛鸽上的经验,一路都是强调尽信书不如没书。别人总结的经验也许放在他的棚内或某路血系上没错,但外人不加推敲和研究吸收就死搬硬套到自己的实际运用中,却可能会误导你走弯路和错路。包括我在内,也经常会给出一些过于片面和有局限性,却不算通用的小经验。所以很多时候必须保持着质疑的态度对待它。

  大伙都懂说“没红不成种,有白道更高”;但为什么这样说?个中的道理又有几人明了?多数鸽友的理解也就只停留在羽色的红和白条上,但这些羽色真正要表达的是什么最根本的意思却未必能清楚。象红绛鸽,多数鸽友都以为它只是单单的过桥鸽,而且不分个体,只要是红绛羽色就能用,觉得效果一样。这是曲解。

  首先得搞清楚“没红不成种”这句里边的红种鸽需具备什么特征,它必须是眼沙粗厚浓透;毛草细薄嫩柔;骨骼粗硬轻;肌肉素质一流,饱满而富有弹性。还得来自高贵血系的纯种鸽或是知底又绝对高位的赛鸽才对路。通过交叉遗传才能达到改良配对方的眼沙.羽质.肌肉素质.机能.耐力的效果,防止鸽系的退化。

  也只有具备典型特征的红绛鸽才能成为基础种鸽或成改良防退化的配对鸽;而用随便的,没能具备典型特征的个体,那就真成真正的过桥鸽;流于表面,只利用了红绛羽色在羽色遗传上是属于显性性状这一点,也皆因羽色遗传和定向及智慧基因是连锁捆绑式遗传,所以就利用这点特质;而绝对没体会到那句话的真谛。

  电影里都有播,学武功时每招每式都是得先死记硬背,但学上身后在实际运用的时候,你却得学会忘记形上的东西,把招式消化掉才行。就象典型特征的红绛鸽是基础鸽和改良及防退化的首选。但如果你的鸽系本身眼沙就粗厚浓透;毛草也特别薄嫩柔贴不抗燥;肌肉素质也是一流,那你还找典型的红绛鸽配来做什么?

  白条鸽其实也是拥有跟红绛鸽差不多的特征,甚至有过之而没不及。眼沙厚浓透;羽质薄柔滑;机能好活力足,肌肉和骨骼也会厉害;但唯一不同的是白条鸽的遗传比较难控制,变数大,而真正能掌控好白条鸽的还真的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有白道更高的原因所在,道行不够深的,基本就驾御不了。

  常见鸽友问眼志阔和窄那种留种好?单从眼志阔窄上说,理论上是阔眼志的育种价值优于窄眼志。但实际上并没理论上这样绝对;都是得看具体鸽的具体情况而定。从生理结构上讲,其实眼志圈只是起到辅助调节眼的进光量多少的众多环节中的一环;这一圈肌肉越厚实越有力就越优。这样越能持久,也更不容易疲劳。

  眼志圈阔窄并不是留种好不好的关键,好不好的关键还是在于它的缩放力度和持久性上,只有那些收缩快而有力,放得比较慢的才是有力能持久的体现,肌肉控制力足够好的才能做到这点。当然这是大多数个体的规律;并不是所有眼志薄的它就会百分百缩放没力,也不是所有厚的就一定缩放有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赛鸽育种上也是如此,由有的作出有的容易,本身就没的要作出有就难了,也可理解成强生强的容易,而由弱生出强就很难,甚至没可能。眼志缩放力好又持久这点也不例外,缩放力好的个体遗传下去的,肯定比缩放力差的个体遗传下去的更优,作出优秀个体几率更高。

  常有鸽友在说赛鸽什么血统的组一起最好,什么眼组合在一起最好,那样作育的子代拿奖的机会就大些!我是觉得赛鸽血统配或是什么眼配都太过笼统,虽然这些有它的道理,但关键还是看配对双方本身的素质为要。本身素质足够好,家族性遗传发挥也好,就算血统和眼都不搭,照样比其他的更容易作出入奖的子代。

  没有够格的本身素质和优秀的家族性遗传发挥打底,只空有个叫得出的血统和所谓的靓眼,就算照足赛鸽的血统最佳配对表,照足所有理论上的配对条条框框,相信作出子代入奖的几率也是特别低,甚至没可能。 所以子代飞得厉害不厉害,关键还是看配对双方本身的素质够不够,本身的遗传力够不够,这才是关键。

  网上看图挑选所谓的天落鸽,多数在肱骨和耻骨这两点上有种靠碰运气的感觉;而肱骨这点要避免挑到中长的,都是尽量挑翅膀盖转折的地方看上去比较紧细的,这样的个体相对是短肱骨的几率会高点。骨骼粗细,肌肉有没还可估计,眼和毛草跟翅条这些基本上是一目了然。就惟独耻骨这点就真的靠外观是看不了的。

  赛鸽胸部可厚,但腰部却厚不得。腰厚影响速度和耐力;而腰部这个地方是腹腔所在,当赛鸽的内脏器官发达的情况下,必定要求这个部位的内容积要大一些。在腰部厚不得的情况下,要装得下多点的内容物,肯定只能在阔度上变宽才能做到;特别是雌鸽,比雄鸽多了一套生殖道和一个卵囊,这个部位就更需要宽阔。

免责声明:本网凡是由用户发布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资料,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发布人自行承担,并负法律责任。赛鸽资讯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评论列表
用户名: 密码:     立即注册